约印医疗基金郑玉芬:「泛生子」和我们都实现了超预期成长 | 专访
“它的技术和团队核心人物都很厉害!”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 & 总裁郑玉芬这样评价第一眼看到泛生子项目的感受。
2020 年 6 月 19 日,癌症精准医疗公司泛生子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号为“GTH”。IPO 发行价为 16 美元,开盘后迅速上涨,最高触到 17.71 美元。截至当日收盘,泛生子的股价定格在 16 美元,目前总市值达到 14.14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00 亿。
上市前,泛生子完成过五轮融资,募资总额超 10 亿元人民币。郑玉芬是泛生子的天使投资人,随后又带领约印医疗基金参与了泛生子的 A 轮、A + 轮和 B 轮三次融资。企业成长的背后少不了投资方的支持,在泛生子上市之时,生辉与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 & 总裁郑玉芬聊了聊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图 | 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 & 总裁 郑玉芬
(来源:约印医疗基金)
专心、专注我们擅长的领域
生辉:泛生子最近上市,约印医疗基金在很早期就投了它,并且多轮追加。约印医疗基金是如何选中这家公司的?您对它上市怎么看?
郑玉芬:2013 年,泛生子刚刚成立时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首先,它的技术、研发实力很强,放在国内算是首屈一指,在全球也可以排到很靠前的名次。这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也是我们做出投资判断的核心因素。其次,它的团队综合实力很强,不论是产品化、商业化、市场销售还是资本运作都没有短板。它的核心管理团队成员都是行业非常知名的职业经理人,是聚集了一群高手在打天下,相当于是从 “金字塔尖” 开始创业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我记得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在我们投泛生子天使轮时,有朋友问我:“这个企业多少估值时你会退出?”我说:“30 亿。”他们就很疑惑。因为泛生子刚成立时,十个人都不到,你为什么会认为它能做到 30 亿规模?因为我的判断是,它的团队经验和技术水平都很高,一看就是个“好苗子”。当初我们打算五年期后退出,但没想到它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完全超过当初的投资预期,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所以即使它现在上市了,我们也还是会继续坚定地持有它,再陪着它跑一段时间。
生辉:您认为体外诊断行业哪些赛道还有投资机会?
郑玉芬:对于疾病,中国曾经是“重治疗,轻预防”,但现在这种想法正逐渐转变。尤其是肿瘤方面,肿瘤早筛早诊对于肿瘤治疗非常关键,很多癌症越早治疗,治愈几率越大。所以,肿瘤早筛领域将会是非常大的市场,中国 14 亿人口,到了 2020 年大约有 3 亿 65 岁以上人口,属于肿瘤高发人群,对肿瘤筛查的需求会逐渐增加。为什么泛生子会有这么高的估值?因为未来三到五年,肿瘤早筛市场肯定是越来越大,也相信它能越做越好。
我比较看好的赛道有:第一个,是以泛生子为代表的肿瘤早筛早诊赛道,这还不包括通过检测血液来判断肿瘤发生的诊断方式。第二个,是肿瘤术后跟踪及防复发诊断。第三个,是除癌症之外的其它病种诊断筛查,这个赛道会逐渐向小型化、自动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例如 POCT(point-of-care testing, 即时检验)。
未来,体外诊断试剂领域也拥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因为试剂盒被设计得越来越方便,也很适合进入第三方诊断机构。曾经的检测检验基本上都在三甲医院,但随着检测检验的品类越来越多,一些三甲医院就会有力不从心的领域,这就是民营医院、第三方诊断机构的机会。
生辉:约印医疗基金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您如何评价约印医疗基金目前在医疗健康行业投资所处的地位,与您的目标差距大吗?
郑玉芬:约印医疗基金快速发展的原因,我认为是专业、专注,就是聚集一群优秀的人做一件善事。团队里的人都是科班出身,教育背景是医疗类的,产业背景也是医疗类的,而我也只做医疗类的投资,所以我们可能是医疗基金中专业性最好的机构之一。基于专业性,我们能够判断很多挑战性比较大的公司,比如说技术门槛很高的公司。如果不是专业团队出身,可能无法做很准确的判断。所以我们就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专心致志地投我们看得懂的、擅长的东西。一方面能降低风险,另一方面“深水养大鱼”,能找到好项目。
2015 年,刚创立约印时,我希望五年内进入这个行业的前十。不过,2017 年我们就已经获得了几大机构平台评定的 “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资 TOP10” 认可,提前完成了我们的目标。之前我们希望五年内做到 20 亿元左右资金规模,结果四年就完成了这个目标。今年年底之前,我们希望能够做到 30 亿元左右的规模。
约印的发展还是挺顺利的,包括退出。我们在成立三年时就拿到了 2.3 亿的现金回报,完成了两个项目的退出,其中一个项目的退出做到了年化单利 45%,另一个项目的退出做到了年化单利 25%。与此同时,约印医疗基金也得到了业内同行的认可。我们投过的很多项目,随后也获得了国药中金、中信产业基金、先声药业等基金及上市公司的认可及投资,也侧面印证了约印的眼光和专业性。
生辉:约印医疗基金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体外诊断和智慧医疗 5 大领域都有布局,未来几年您会更关注哪些领域?
郑玉芬:未来几年,我们会对医疗诊断、医疗器械和生命科学这三大板块特别关注并且会下重注。今年我们可能还会投十几个这些板块的项目,加快我们的投资节奏。
我们在投资公司时主要考虑两点:第一点,刚性的临床需求。要了解中国患者的看病痛点,只有刚性临床需求,才会带来市场,大型产品开发出来才有意义。第二点,进口替代。因为中国目前花了很多钱去购买海外的医疗设备和耗材,我们希望通过扶植国产医疗器械厂商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帮助他们做好进口替代。
在基础医疗方面,我们大多数看的都是专科专病项目。因为专科专病的市场足够大,并且 “单个模型” 做出来之后好复制。比如说,高端妇产科、骨科、影像科、肿瘤治疗等,搞定一个科室,在五年内成为品牌是有可行性的。如果你想做一个综合医院项目,它的品牌形成和沉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像华山、协和这样的医院,都是“百年磨一剑”,不适合民营医院做。所以我们还是围绕专科专病来进行基础医疗投资。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生辉:您如何看待疫情对医疗健康产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郑玉芬:我觉得疫情对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挑战主要集中在线下医院或医疗服务机构。因为疫情影响,很多线下医疗机构都无法正常开门营业。就像餐馆一样,即使菜做的再好吃,也无法让很多客人来店里吃。
不过除此以外,疫情对于医疗健康行业很多企业来说都是受益的。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服务、新药和疫苗研发、医疗设备等领域,在疫情之下都获得了非常好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好的收入。
放眼未来五至十年,这次疫情之后,国家会对整个医疗健康行业的基础建设加大力度,因为这次疫情暴露了很多医疗系统的问题,投资不足、设备老化等,这也将是我们的服务之处。我相信未来五年,在医疗基础建设、精细化运营需求之上会有很多机遇。我们在大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方向上不会变,但在具体的领域上会有所倾斜。例如,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智慧医疗等我们也会加大投资力度。
生辉:您觉得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与国外还存在哪些差距?
郑玉芬:我认为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比如,医疗健康产业很多细分赛道都正进行着 20% 至 30% 的年化增长,带动着赛道中的头部企业超 50% 的收入增长。这在其它领域可能是看不到的,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中国现在的医疗产业和国外的产业相比,有些细分赛道可能有十到二十年的差异。比如说,一些基础研究、精密制造、新材料方面,但是在手术、治疗方案方面中国具有优势。
美国的投资机构更喜欢投资一些创新的、颠覆性的东西。中国的 VC 还是会选择市场比较大,已经被市场验证了的东西。相对来说对于风险承受力不同。
生辉:您认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郑玉芬:我觉得有三点很重要。第一点,是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做医疗还是挺苦的,有各种临床试验需要去做,还会受到很多监管和限制,所以需要创业者有情怀、有毅力,有一颗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的心。这样你才能在这个行业走得远。
第二点,是专业性。因为医疗健康行业很多细分赛道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如果你的专业性不够好,是无法做出优秀产品的。
第三点,是要对这个行业足够了解。仅仅在这个赛道里有专业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对这个行业很了解,包括对产品开发进度、销售模式等都要有全盘的考量,这样做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才有可能成功。
生辉:在 “投后服务” 中,约印医疗基金会为提供哪些方面服务,如何平衡对被投公司的管理程度?
郑玉芬:约印投资一家公司后,大约会用半年时间帮被投公司做规范化梳理,比如说财务、法律、业务等。我们在对公司做尽调时就会知道它在这三个领域是否有规范化的问题。如果有,我们就会花半年左右的时间,帮助创业者把这些不规范的地方全部都整改好。接下来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会辅助它做融资,让公司逐渐稳健起来。有新一轮的融资进来之后,公司就可以逐渐做产品的研发、销售了。
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我们大多数还是以“帮忙不添乱”、陪跑的角色进行辅助,帮助企业更好地整合更多的资源,把它的产品卖得更好,成为企业的“资本合伙人”。
-End-